2014年12月14日,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《百年巨匠》文学篇研讨会暨开机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,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、著名作家何建明,中国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会会长、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所长田本相,老舍研究学会名誉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小美,原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福辉,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,老舍研究学会会长关纪新,郭沫若女儿、原郭沫若纪念馆馆长郭平英,郭沫若纪念馆原副馆长郭晓虹,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代表单宇红,《百年巨匠》出品人、总策划杨京岛, 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、《百年巨匠》文学篇总导演肖同庆出席研讨会和开机仪式。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主持仪式。
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致辞。他说,《百年巨匠》文学篇的开机是文学界的一件大事,也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。中国作协全力支持中国现代文学馆参与该片创作。“用电视纪录片的方式为百年巨匠作传,并面向最广大的电视观众,是文化传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。”纪录片讲求直观、生动、细节以及故事性。要回到文学现场,要走进作家内心,要用镜头捕捉文学发生的历史细节。为此他提出六个字的建议,即:准确、客观、创新。“对史料的运用和对史实的体察方面要做到准确无误;对具体历史细节、文学事件和作家心路历程的描述与考察要做到客观公正。而表现手段、叙述方式和美学思维要做到新颖独特。面对这些文学前辈,历史的理解、同情的理解和公正的评价至关重要。同时,一定要注意吸收最新的学术成果,争取拍摄一部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传记片精品。”
吴义勤表示,中国现代文学馆很愿意参与该片的制作,为该片的学术和资料支持提供尽可能的支持。“我们认为,这是对为本馆的建立和捐赠做出重要贡献的巴金先生最好的纪念,也是对诸位文学大家最好的致敬。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,将这部纪录片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化精品。”
《百年巨匠》文学篇开机仪式后领导、嘉宾合影
何建明、单宇红、杨京岛、肖同庆为《百年巨匠》文学篇开机揭幕
《百年巨匠》文学篇总导演肖同庆博士表示,希望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正直的艺术良心来创作这部片子。“文学,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很轻。轻得没有声音,没有思想,没有灵魂。那么让我们回到百年前,重新回到文学现场,看看在那个战争动乱民不聊生的时代,文学是什么?作家是什么?我们考察的这六位文学大家首先是思想家甚至政治家。文学参与了政治,参与了革命,参与对我们整个国民性的改造,这是他们最重要的意义。他们开启了我们民族最初的觉醒运动。他们的作品是中国20 世纪的文学史诗,是我们祖先的灵魂写照,所以,我们要用虔诚的态度表现他们。”